歡迎您,來到5號網!

5號網首頁|手機版

養(yǎng)生美容親子-為健康美麗播種!

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療 > 常識

嘴角起泡是什么原因?嘴角起泡怎么辦?

時間:2017-03-16 16:30:06 編輯:本站整理 719

一到干燥的時候,嘴角就容易起泡,起泡了吃東西真的是太不方便了,那么,嘴角起泡是什么原因呢,起泡了應該怎么辦呢,小編告訴你。

嘴角起泡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會遇到嘴角爛嘴邊還起小水泡的情況,這是口唇皰疹??诖桨捳钍怯捎趩渭冃园捳畈《靖腥疽鸬?,中醫(yī)被稱為"上火",好發(fā)于口唇,口角,常由感冒,發(fā)熱,疲勞,睡眠不足,心情抑郁,緊張焦慮等因素,致使免疫力下降,使?jié)摲隗w內的皰疹病毒大量繁殖,導致嘴角起泡而發(fā)病。開始有灼熱感,繼而群集水泡,糜爛,結痂,病程約一周左右,可復發(fā)。

嘴角起泡是什么原因?嘴角起泡怎么辦?

嘴角起泡怎么辦

1、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不僅有助于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而且也利于保持肌膚濕潤,防止身體缺水。千萬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才想起要補水,因為等到身體提醒你,說明缺水的程度已經相當嚴重了。

2、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B族對人體都是極為有益的,尤其是維生素B2,又稱為核黃素,如果人體缺乏它就容易引起口角炎。B2多存在于蛋奶制品、動物的內臟還有蔬果當中,因此提倡多吃蛋禽以及蔬果。

3、注意局部保濕:每天清潔面部后,要注意使用適合膚質的保濕護膚品,尤其是嘴角,可以涂抹一些具有滋潤效果的唇膏。如果干裂,可以使用水甘油;如果起泡潰爛,可以涂抹紅霉素軟膏消炎。

4、盡量不要舔嘴唇:其實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覺,以為嘴唇干燥了,用唾液舔一舔就能恢復水潤。殊不知唾液極易揮發(fā),又帶走更多的水分,因此變成越舔越干。所以千萬要改掉這個錯誤的習慣。

5、隨時補充水分: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冷卻體內燥熱,促進表皮循環(huán),還能沖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抑制生長。即使常待在冷氣房的人,水分蒸發(fā)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cc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吧匣稹睍r也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如果不喜歡水淡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當然,涼茶也是最好的預防上火的武器。

嘴角起泡是什么原因?嘴角起泡怎么辦?

6、作息時間規(guī)則:很多徹夜狂歡或通宵趕工的人,第二天都會覺得特別勞累,口氣也特別污濁,甚至渾身乏力,這都是“上火”的表現(xiàn)。其實,夜晚休息不夠是導致“上火”的重要原因,因此,作息時間規(guī)則是預防“上火”的重要措施,如果很難做到,可以在熬夜后盡快飲用一些滋陰清熱的茶飲,不要只喝清熱解毒涼茶。因為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熬夜容易耗陰,所以才導致“上火”,喝僅有清熱解毒作用的涼茶不利于人體“陰”的恢復。推薦閱讀:上火嘴角起泡怎么辦 春天怎樣防治上火呢

7、提升睡眠質量:睡眠就像計算機關機休息,睡不好會造成身體過度使用,容易“上火”。日夜顛倒更是大忌,許多輪夜班的人,幾乎都有火氣大的問題,而從事腦力密集工作的人,血液循環(huán)會集中在頭部,導致疲累卻睡不穩(wěn),這時可用足浴把火氣往下帶,讓人好睡。

具體方法是:先用溫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處近三陰交穴,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足浴對改善表皮循環(huán)很有幫助,泡一個星期就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容易出汗,即使在冷氣房,皮膚也不會干燥。

8、飲食清淡:一旦吃了辣椒、大蔥或煎炸食品,或遇到好吃的大快朵頤之后,就要考慮如何面對“火氣”的騷擾了。其實,飲食應注重平衡和清淡,即盡量做到肉、蛋、奶、蔬菜均衡攝入,不要暴飲暴食,因為食物積聚在胃腸道更容易“上火”。

9、增加體表散熱:常到戶外運動、踏青,多流汗,提升體內廢棄物代謝速率,人會比較清爽舒服。內火“從生”和情緒、氣候、飲食因素關系密切。首先要根據(jù)秋冬季天氣干冷的特點,注意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保持心態(tài)平和;注意改善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和濕;保證充足的水分,改善飲食結構,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其中飲食是很重要的防治內火“從生”的環(huán)節(jié)。

嘴角起泡是什么原因?嘴角起泡怎么辦?

嘴角起泡注意事項

多吃清淡,不吃油炸、燒烤、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上火的食物,不要用過熱的水洗澡。

5H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

猜你喜歡

二維碼

網站簡介|網絡營銷|法律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3
提示: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本網站敬告網民: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所有文章來自互聯(lián)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lián)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