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5號網(wǎng)!
時間:2018-01-05 14:43:05 編輯:本站整理 493
當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什么都是快速為上,吃飯也跟比賽一樣,于是一不小心就吃多了,吃多了胃脹不說,還會造成很多慢性疾病,下面5號網(wǎng)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吃多少才是最健康?吃飯七分飽賽過活神仙。
脾胃對于我們的健康很重要,很多慢性疾病都可因長期脾胃不好、代謝異常而積累所致。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五分飽:胃里沒有感覺,但總想吃吃吃,沒有到下一餐的時間就餓的受不了了。六分飽:如果撤走食物,會有點不滿足,下一餐之前,會餓的比較明顯。七分飽:進食速度慢,習慣性地還想多吃,但轉(zhuǎn)換注意力就會忘掉吃,這時候停下來,下一餐之前不會提前餓,還不容易長胖。八分飽:已經(jīng)飽了,但是多吃幾口也不難受。九分飽:胃里脹滿,肚子感覺到了撐,只能勉強吃幾口。十分飽: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吃七分飽可以保證營養(yǎng)攝入,只要長期堅持,不僅有助控制體重,還有利于身體健康。而反過來,吃太飽不僅僅是長肥發(fā)胖這么簡單,還會撐出病。
我們吃飯的時候從來沒有細致感受過自己的飽感。如果專心致志地吃,細嚼慢咽,從第一口開始,感受自己對食物的急迫感,對食物的熱情,吃的時候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滿足感,饑餓感的逐漸消退,胃里面逐漸充實的感覺,慢慢就能體會到這些不同飽感程度的區(qū)別。然后,找到七成飽的點,把它作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預防飲食過量。對飽的感受,是人最基本的本能之一,天生具備。不過,這種飽感的差異,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如果邊吃邊說笑,邊吃邊談生意,邊吃邊上網(wǎng)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最好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后吃得又多又快。
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這是因為從吃飯開始,經(jīng)過20分鐘后,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如果吃飯?zhí)?,大腦很可能還沒得到最新情報人就已經(jīng)吃多了。
每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
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減慢速度。
可以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喝燕麥粥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
為了身體健康,吃飯要切記不能太撐哦。
TOP1 注意進食順序
不少妹子的吃飯習慣可愛得像個孩子,她們總喜歡把不喜歡的食物先吃掉,把喜歡的留在最后。但這樣的習慣從減肥角度上來說并不可愛哦。當把不喜歡的食物吃完時,我們已經(jīng)感到5分飽了,但面對最愛的食物,我們還愿意把它吃完,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吃撐了也減不了肥。還有些妹子是食肉獸,一定會把葷菜吃完,最后飽了剩下素菜也不吃,這樣當然會導致飲食失衡啦。正確的進食順序應該是先湯后飯,先素后葷,先喜歡后討厭,最后餐盤上剩下了油膩膩且不好吃的肉食,你還會想要吃嗎?
TOP2 運動也能增加飽腹感
巴西科學家發(fā)現(xiàn),鍛煉不僅可以使身體消耗更多熱量,而且可以增加飽腹感、控制食欲。跑步等鍛煉可以使大腦“飽感細胞”活力更強,這些細胞負責處理有關(guān)食物味道、進食時間長短以及食物如何消化等信息,然后綜合得出“何時該停止進食”的結(jié)論。因此,經(jīng)常堅持鍛煉有助于防止過量飲食,攝入過多熱量,進而防止肥胖及各種疾病。研究還發(fā)現(xiàn),過量多脂食物會致使大腦“飽感細胞”判斷失誤,進而導致過量飲食,體重猛增。
TOP3 專心進食
很多人喜歡邊吃東西邊看電視或玩手機,其實這樣是最容易長胖的。當人的注意力被分散,你無法知道自己已經(jīng)吃了多少,過度的攝入自然會導致肥胖。而專心吃飯可以使你的大腦更專注于食物的感受,能更好的向你傳達信號,避免腦部信號傳遞慢造成的進食過量。不要給進食的過程找樂子,單純地把食物放入口中咀嚼吞咽,或者在進食前思考上一餐吃了什么,你會發(fā)現(xiàn)進食的過程已經(jīng)不能讓你興奮,自然不會讓進食行為脫軌。
TOP4 餐前吃少量零食
餐前零食可不是任性哦。無論是自帶便當還是外出就餐,餐前吃點食物都有助于減少正餐的食物攝入。一碗清湯、一個水果、一小包無鹽餅干、一小塊黑巧克力、一杯酸奶、一小份沙拉……當我們小口小口地食用這些零食時,食物開始進入我們的胃,大腦也產(chǎn)生“我已經(jīng)進食了”的飽足感,在正餐時自然就能少吃一點。不要少看這些餐前零食哦,巧妙地食用能夠在正餐前就獲得3~4分的飽腹感了!對于上班Lady們,吃快餐前選擇喝碗清湯是最適合的,暖胃的同時也能幫助胃消化,沖淡外食的油膩感,減少油脂在體內(nèi)堆積。
相關(guān)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美容養(yǎng)生醫(yī)療母嬰
猜你喜歡
網(wǎng)站簡介|網(wǎng)絡(luò)營銷|法律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3
提示: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本網(wǎng)站敬告網(wǎng)民: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所有文章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lián)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wǎng)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