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養(yǎng)生 > 食療

龍井為什么味道淡 茶的濃淡感

時間:2018-10-08 10:45:07 編輯:本站整理 965

龍井的味道還是比較淡的,愛喝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是這樣,其實這個還是要自己去學習的,下面介紹龍井為什么味道淡 茶的濃淡感。

龍井為什么味道淡

如果同樣的問題問老茶客,肯定會反問,“好龍井怎么會淡,滋味豐富又飽滿啊!”這里所指的“濃淡”,是針對茶葉本身的苦澀味而言,有些茶苦澀味重,會造成“口味很濃”這種錯覺!那好龍井為什么會讓有的人覺得“淡”呢?為什么同樣的龍井,老茶客會覺得“豐富飽滿”?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茶湯的“飽滿度”和“濃淡感”。

所謂茶湯的"飽滿度"是指茶湯進入嘴里,內含物質豐富,可以品嘗到鮮、爽、甘、甜、醇、厚等非常豐富的感覺。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茶葉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水溶性果膠等含量較高,且各成分比例協(xié)調。這種一般是出現(xiàn)在嫩度較高的龍井茶中,早期的春茶經過冬季休眠期的物質積累,水分適宜,微域氣候好,形成滋味豐富又協(xié)調的特征。當然,也需要有好的制作工藝,將嫩葉中的內含物質激發(fā)出來。

正是我們追求好龍井的原因,我們品嘗的是龍井茶中鮮、爽、甘、甜、醇、厚的感覺,這些口感都是屬于“小清新”型的,每種滋味清爽雅致,如同“君子之交”,但卻豐富飽滿,一口飲下,滿嘴清香,飲后回味甘甜,十分有趣。值得一口一口飲,慢慢回味。

而隨著溫度升高,多酚類含量高,氨基酸、水溶性果膠含量下降,制成的茶苦澀味增加,協(xié)調感也下降了,鮮甜感也會減少。越后期的茶,喝起來鮮爽味越少,越覺得只有茶味,而茶味對味蕾的刺激性大,就會覺得茶味濃郁。這就是茶湯的“濃淡感”。這種就是“重口味”,大口大口喝下,只覺茶味濃郁,喝完口腔還有點緊緊的感覺。

龍井為什么味道淡 茶的濃淡感

西湖龍井介紹

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歷史。清乾隆游覽杭州西湖時,盛贊西湖龍井茶,把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西湖龍井按外形和內質的優(yōu)次分作1~8級。

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jié)前采制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 [2] 西湖龍井茶與西湖一樣,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結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龍井為什么味道淡 茶的濃淡感

西湖龍井茶怎么喝

1、用剛燒的開水溫杯,用茶匙從茶葉罐里取適量茶葉(一般一次放5-7g,根據個人口味而定)放入玻璃杯中。

2、待開水涼至85度左右,高提水壺,沖入適量的水,已覆蓋所有茶葉為佳。

3、溫潤茶芽: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少許,以1/4杯為宜,溫潤的目的是浸潤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為將要進行的沖泡打好基礎。搖香30秒左右,手捧玻璃杯,朝一個方向輕輕搖動玻璃杯,讓茶葉濕潤均勻受熱。

4、用開水溫過杯,倒出水,再投放茶葉,再用懸壺高沖法注入開水至九分滿。溫潤的茶芽已經散發(fā)出一縷清香,這時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接著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復三次,讓茶葉在水中翻動。

5、品飲:杯中茶水喝到一半時,就可以續(xù)水了,沖泡的時間,是要隨沖泡次數而增加。

西湖龍井茶口感雖然甘甜余味甚好,但是你在品飲高貴西湖龍井茶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事項的這樣才能品味出西湖龍井茶的味道和那種感覺。比如,西湖龍井茶香郁葉醇,非濃烈之感,龍井茶大多沖泡三次,以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龍井茶初品時會感清淡,需細細體會,慢慢領悟。所以您在喝西湖龍井的時候可千萬別學八戒囫圇吞棗,要細細慢慢品嘗和回味。

龍井為什么味道淡 茶的濃淡感

龍井是綠茶嗎

龍井確是綠茶的一種,龍井有著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國茶葉中的名茶精品了。龍井茶茶葉外形纖細緊直,顏色鮮綠明亮,茶湯口感甘醇,屬于綠茶茶葉中的精品。

綠茶都長什么樣子?簡單來說,綠茶是采取茶樹新葉,未經發(fā)酵,經殺青、揉捻、干燥等三個步驟制成的茶葉。一般來說,從外形來看,綠茶保留了鮮茶葉的綠色色調,從茶湯的色澤來看,綠茶沖泡后茶湯顏色也以綠色為主。顯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的龍井是屬于綠茶類的。不過,不過隨著龍井級別的下降,茶葉色澤也會隨之改變,從嫩綠到嫩黃到青綠到黃褐到墨綠。

標簽:龍井

5H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

猜你喜歡

二維碼

網站簡介|網絡營銷|法律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3
提示: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本網站敬告網民: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所有文章來自互聯(lián)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lián)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