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5號網(wǎng)!

5號網(wǎng)首頁|手機版

養(yǎng)生美容親子-為健康美麗播種!

當前位置:首頁 > 養(yǎng)生 > 食療

竹葉青酒是怎么做的?竹葉青酒制作方法

時間:2017-06-22 16:58:25 編輯:本站整理 5869

竹葉青酒既有酒的辛辣,又不掩蓋竹葉的清香,是一款承載歷史文化的藥酒。那么,竹葉青酒是怎么做的?一起來了解一下竹葉青酒制作方法吧。

竹葉青酒是怎么做的

竹葉青酒和名盛千年的汾酒,同產(chǎn)于汾陽杏花村汾酒廠,在第二、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全國十八大名酒之一。竹葉青酒遠在古代就享有盛譽。當時是以黃酒加竹葉合釀而成的配制酒。梁簡文帝肖綱有“蘭羞薦俎,竹酒澄芳”的詩句,北周文學家庾信在《春日離合二首》詩中有:“三春竹葉酒,一曲昆雞弦”的佳句。《水滸》中寫道:西門慶說……那酒是個內(nèi)臣送我的竹葉青。可見,竹葉青,很早以前就成了宮廷御酒。

竹葉青酒是怎么做的?竹葉青酒制作方法

竹葉青酒以汾酒為底酒,保留了竹葉的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當歸、陳皮、公丁香、零香、廣木香等十余種名貴中藥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制陳釀而成,使該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補血、順氣除煩、消食生津之多種功效。酒的色澤金黃透明而微帶青碧,有汾酒和藥材浸液形成的獨特香氣,芳香醇厚,人口甜綿微苦,溫和,無刺激感,余味無窮。

竹葉青酒制作方法

明末清初的愛國詩人、著名大學者、醫(yī)學大師傅山先生對杏花村汾酒人奮斗了1000多年、有著悠久釀酒史的竹葉青酒情有獨鐘。傅山先生對竹葉青酒的配制進行了修改并確定配方,從而使竹葉青酒的配制工藝定型于明末清初。使得竹葉青酒營養(yǎng)保健功能進一步提高。

近代,“寶泉益”酒坊掌柜楊得齡于1904年開始在汾酒釀造的基礎(chǔ)上生產(chǎn)竹葉青酒,從而確立了現(xiàn)代竹葉青酒必須以汾酒為基酒炮制的標準。

竹葉青酒是怎么做的?竹葉青酒制作方法

新中國成立后,杏花村汾酒人不斷創(chuàng)新,1975年又經(jīng)過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教授親自到杏花村汾酒廠運用數(shù)學中的“優(yōu)選法”改造竹葉青酒,對用汾酒浸泡鮮竹葉和砂仁、紫檀、當歸、陳皮、公丁香、零香、廣木香13味名貴中藥材及冰糖等浸泡時間進行優(yōu)選試驗,取得最佳功效,改進了操作工藝,使竹葉青酒的質(zhì)量更上層樓。 多少代人的努力,竹葉青酒日臻完善,形成其獨特的工藝特點:

第一,用貯存后的汾酒做酒基,具有汾酒清香、綿軟和醇厚的特點;

第二,用蛋清提純的糖液加入酒液,呈透明晶瑩的淡黃色,調(diào)勻后,酒的甜味和醇香較和諧,同時也不失汾酒的原風味;

第三,用70度的汾酒浸藥材,使之色澤清亮,并有藥材的芳香;

第四,其配制藥材有竹葉、梔子、香山奈、公丁香等10余味,有益于飲用者之身體健康;

第五,竹葉青酒獨特的色、香、味,源于浸泡藥材的天然色素和藥材的芳香,與汾酒的配合,自然天成。

竹葉青酒融匯了中國白酒、中華醫(yī)學、中國酒工藝、中國酒文化的精華,取眾之所長而自成一家,使傳統(tǒng)的竹葉青酒在繼承歷史精粹基礎(chǔ)上,具有西方名酒的酒體特征,口香完整,協(xié)調(diào)均勻,多種藥材香氣匯集,但其中任何一種香氣成份均不吐露,而是形成獨一無二的“竹葉青酒香”,只有法國的察特酒和意大利的馬蒂尼酒,才可以與之媲美。更妙的是汾酒和竹葉青酒可以單獨飲用,還可以做保健飲用。竹葉青酒遠銷國外,常被人們用做調(diào)制雞尾酒、或用汽水、礦泉水、檸檬汁兌和飲用,都是很受人們歡迎的。外國朋友詼諧地說:“常喝竹葉青,越活越年輕?!?/p>

竹葉青酒是怎么做的?竹葉青酒制作方法

竹葉青酒注意事項

竹葉青酒和海鮮最好不要一起吃喝,容易食物中毒。和雪碧也最好不要一起喝,竹葉青酒是一種清酒——雪碧里有碳酸 不好配在一起到然酒就容易揮發(fā)酒里的一些成分會較快的變質(zhì) 。

1、每日可飲竹葉青酒2兩;

2、不要空腹飲竹葉青酒;

3、飲竹葉青酒應吃菜;

4、飲竹葉青酒時不要同時飲碳酸飲料(如蘇打水、可樂、雪碧等)。

腹瀉的人應慎喝竹葉青酒。對哪些人不適合吃竹葉青酒了解以后,我們知道知吃竹葉青酒是有一定的講究的,否則也會給身體帶來一些不適,另外平時在生活中我們飲食不能過于單一,要多吃不同的食物,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營養(yǎng)價值。

5H跟帖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

猜你喜歡

二維碼

網(wǎng)站簡介|網(wǎng)絡(luò)營銷|法律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3
提示: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本網(wǎng)站敬告網(wǎng)民: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所有文章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lián)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wǎng)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